WFU

2016年9月19日 星期一

失衡的預防醫學


作者:姚泓汎



預防醫學開倒車


兩個颱風過去之後,暑假也真的徹徹底底地結束,這兩年來對暑假的感受特別明顯。更早之前的暑假,會有很多學生族群要拔智齒,還有開學前大量的家長帶著小孩和學校的口腔檢查單來做檢查。

雖然這種強迫式的檢查不是最理想的方式,但也確實被動地養成口腔檢查的習慣,對於預防醫學遠遠落後的台灣來說,或許是一線生機。




很可惜地,我們的主管機關明白地說目前的保險制度,只給付「疾病治療」,不給付「預防保健」,的確就法規來說,是的,可是當衛生主管機關變相反對「預防勝於治療」觀念的推廣時,要怎麼期待疾病盛行率有顯著下降?

依照這樣的邏輯,有幾種情況:
  • 如果主訴是牙齒有問題,是可以使用健保看診的。 
  • 如果主訴是想檢查牙齒有沒有問題,是不能使用健保看診的。 
  • 如果主訴是想檢查牙齒有沒有問題,牙醫師也真的檢查出問題並治療,這是詐領健保。 
後來發生的事是,多數院所都收到新的公文,請院所自行估算詐領健保的量並繳回。(當然這又牽涉到總額制度的騙局,即使因為口腔檢查單讓申報點數上升,賠上的還是點值,健保署沒有額外支出,又多了一個理由向牙醫師追扣。)


預防才是最好的治療


再怎麼樣大家也都認同,能夠預防疾病的發生才是最好的醫療,也絕對是最節省醫療費用的方式,很遺憾地,目前的環境還是沒能踏出那一步。

三不五時被拿出來炒作的牙科初診X光問題,也是一樣,這些鼠目寸光的主管機關總喜歡派人到各院所假裝是病患就診,只為了蒐證是否在看診前先拍全口X光片,依照健保署的邏輯,牙醫師必須先看過病患認為有需要才拍X光片,而所謂的「有需要」,其實暗指著有疾病徵兆出現,但站在預防保健的立場,無論如何都是需要拍X光片的,試想:
  • 如果有一個病患下顎骨內有惡性腫瘤,口腔內沒有出現牙齒被腫瘤影響的徵兆及任何不適,在看完口中狀況後,牙醫師會認為「有需要」拍X光片嗎? 
  • 如果在很久的將來,惡性腫瘤出現症狀而被發現,當初不拍X光片檢查的決定,需要負起責任嗎?

預防保健和臨床治療應該是相輔相成的,但就健保給付項目來看,醫療資源分配極度不均,這部分的推廣和施行是遠遠落後給大多數國家的,失衡的制度和主管機關難辭其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