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7年12月10日 星期日

雜,碎,記憶中的那條路。




作者:姚泓汎



很久之後我想起那條我原以為永遠不會忘記路名的路,很多次都在以前曾經生活的區域邊界上猶豫的掠過,總是被窘迫的時間催促的如此慌張。那慌張並不是單一組成的情緒,是如同生活碎塊般拼拼貼貼。

但其實想起的只有那條路和從前那段低潮中的愁,並不包含路名,只是依稀有個印象,那是個特別的路名,曾經我以為因為特別而不可能忘記的路名。

那是大學生涯最後的租屋處,為期兩年,剛好是最辛苦的見習和實習階段。入住的時候是全新的套房,我和我的兩個室友選了四樓的三個空房,他們的房間在樓梯上來處,我的則是在最深處,靠著陽台,有些孤僻,就像當時的情緒。

生活的、感情的、未來的,都屬於未知的愁每天都在糾纏,絕大多數的時間都是單身,也是在結束更早之前的感情後,走不出的低潮。而兩個室友都不是單身,搬過來後應該叫房友了,一個人回家的機會很多,倒也跟自己相安無事,上樓經過他們房門前,盡量放輕腳步,尤其在門口看見女鞋時,更尤其關燈時。

很多時候,晚餐都是在樓下的麵攤解決,麵攤很小,生意很差,在這種不太明亮的小路上就顯得理所當然,一半以上的時間都只有我一個客人,那時已經變得不愛吃麵了,在麵攤能點到唯一不是麵類的食物就是水餃,就這樣因為懶常在樓下解決自己的晚餐,點完二十顆水餃,上樓換掉綑綁一天的襯衫皮鞋西裝褲,再重新回到麵攤,距離水餃起鍋的時間也不遠了。

那頓晚餐的時間,都走的緩慢,慢慢翻看著報紙,幾次晚餐之後,老闆娘都會從冰箱拿出一杯奶茶請我喝,不管我推辭或說我付錢吧,她總是笑笑的說,沒關係,這是早上賣剩的。

老闆娘很拼,麵攤其實是擺在騎樓靠馬路那邊,店面則是她開的早餐店,就這樣從清晨開始賣早餐,中午休息過後,又在晚餐時間開始賣麵,鮮少看她休息,至少在那兩年間未曾看過。

即使在忙碌的見習和實習年,依然接了家教,一方面是責任,一方面是生活費,常常都是從醫院下班後就直接去家教,路上停等紅燈時啃麵包,稍微讓肚子有點飽足感,直到家教結束後才吃晚餐。閒聊之中她知道了我的生活的規律節奏,有次忙晚了,回到家時已經超過她收攤的時間,但卻發現她特別等了我一下,那晚的二十顆水餃,吃起來是迥然不同的味道。

雖然一直以來都不擅長告別,但實習結束後準備搬離開前,還是很慎重的向老闆娘道謝。

再有機會重回到那裡,遠遠的,她就認出我的車,還沒看清她的臉就已經看見她在揮手,時間是早上,麵攤還沒開,於是點了一份早餐,她問我要不要拿掉洋蔥,我說當然,她笑的樣子似乎是驕傲於自己的記憶力。

隔壁的店家變了,當時進出的入口多了一道門,除此之外的一切,還算熟悉。特別走到巷口看了一下路牌,原來是民族巷,一直以為巷之前都是跟數字拼接的,直到住在這裡,重新想起後,回憶又完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