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8年8月15日 星期三

小傢伙的日常劇本(十五)


作者:姚泓汎



「把鼻,妳聽那什麼歌?」

「背對背擁抱。」

「怎麼可能啦!這樣是要怎麼抱?!」

2018年8月11日 星期六

雜,碎,他死了。


作者:姚泓汎



他死得很突然,是預期中的突然,離去之後,才發現美好生命的凋零,是不管多麼緩慢鋪陳都無法入戲的反差結局,全都是我們一雙雙不甘心的眼睛,不願面對的真相,雲上、路西法、天使美化的淚,也不是就不痛了。

他選擇最辛苦的方式,留給他愛的人一抹輕鬆的笑,這是他無與倫比的溫柔,但其實,他沒得選擇,而他愛的人也沈重無比。

曾經帶他緩慢走過迴廊,他探頭探腦的踏著還不算掌握的太好的腳步,說著還不太熟練的字詞,偶爾點點那顆大光頭,那是處之泰然的快樂,即便生命多半迷茫在愁雲慘霧之中。

很多時候都以為好吧,就不去想那些事,一段日子後,就會自己好好的,可是讓人相信的無常的自癒能力,就在一個傍晚的悶痛中喪失,一股薄薄的憂傷裊裊而升,沒有那麼深刻但也隱隱作痛。

那時的第一個想法是不公平,現實教會我們而不得不屈服的那種不公平,努力、煎熬什麼的只是堆疊在過程,掉落一堆遺憾來拼裝結局,不幸總是過度集中。

對於死,一直都沒什麼感覺,不過是一種狀態轉換,從還能再見面轉換成永遠不會見面的狀態,其實生命中的許多人對我們而言也是活著死了,很難再有機會見面,但就是即使做了萬全的心理準備,也防不了那揪心的無助。


2018年8月4日 星期六

雜,碎,夜夜。


作者:姚泓汎



晚睡了一陣子,又回到一直以來的狀態,開始熬夜是從十五歲開始,為了唸書、打電動、談戀愛、失戀、工作,到最後是習慣,熬夜就像一種微醺的狀態,入睡前的嘈雜像手滑多倒進杯裡的酒,沉澱出更多迷濛的美感,一直以來都是這樣。

二分之一的人生都是在夜裡闖,好像一種基因缺陷,日和光會讓人不專注,所以讀書、書寫和所有消耗專注的事物,都在找尋夜深人靜的時刻。即使有雨,敲在柔軟的黑幕上,都不覺得尖銳。

但那天被雨吵醒,已經忘記有多久沒有這種經驗,一方面是那種讓人喜歡的雨不常見了,一方面是內心也沒有以往的彈性塞進那麼多的呢喃而不覺得厭煩,醒來無法再睡也是不太熟悉的無所適從。

又有一天,再也無法入睡,那是一種既累又不累的感慨,就像既有又無的現實,突然想起約莫一年前和師父在八德路上的星巴克說的那些痛苦比較的事,回想起來真的不像話,痛苦的比賽裡比賽痛苦,贏了痛苦的比賽獎品是痛苦,其實真的不必這麼做。

這個年紀唉聲嘆氣的人生長人生短,好像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做作,但見識了一些不太順遂的生命,還是被混沌世界中的各種型態的魑魅魍魎給震懾,強說的愁說進心坎裡,最後發現養成的習慣不是真的習慣,習慣是自然而然沒抗拒的發生,而這種不安推動的清醒其實是令人恐懼的,漸漸浮出的黑眼圈像烙在漫漫長路上的灰暗,還無法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