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網站頁籤

2018年4月23日 星期一

雜,碎,棒式運動十分鐘計畫。





作者:姚泓汎



最初是為了加強核心力量。

「不然來做棒式吧!」教練說。

就這樣開始每天做棒式運動的習慣。菜單很簡單,要從一分鐘或兩分鐘開始都可以,每天都要加十秒,目標是十分鐘,我說你開玩笑吧,教練說可以的,他都可以二十二分半,但記得千萬不要盯著時間看。

兩分鐘開始一路到三分半鐘,大概都是在很想放棄但絕對撐得到的狀態,也是自己預想中一定可以完成的目標。撐著的時候時間走的很慢,總是偷偷看時間,想著怎麼還有這麼久。

三分半鐘到五分半鐘,是進行的最順利的階段,或許是習慣了這樣的強度,也和痠痛相處的融洽,毫無懸念的完成每天的目標,也覺得還有餘力往上衝,但其實也才剛過目標的一半,這時回頭看那個苦撐的三分半鐘,好像完全不是一回事。

五分半鐘開始,已經有明顯的疲憊,開始懷疑自己能不能撐到十分鐘,隨著時間十秒十秒的加上去,但卻沒有像之前一樣感到越來越進步,只是每天很痛苦的逼自己至少不能比前一天退步。

為了避免專注於時間的痛苦,拿出手機開始玩遊戲,即使知道是錯覺,但還是允許大腦被欺騙,換得彷彿輕鬆多了的狀態。

時間到了六分鐘,已經是個瓶頸,汗已經滴到地板,全身都是濕的,第一次覺得可能撐不下去就是這時侯,汗流到手上後開始會滑,要用更多的力氣維持平衡。六分十秒時也一樣的狀況。

隔天,把電扇搬出來開到最強,從第一秒就開始對著臉吹,終於解決流汗的問題,也覺得開始大幅度的進步,大概就像完成今天的目標後,可以很有信心的說接下來的三天也都沒問題。

七分鐘達成。剛好一個月,也是每月量體重的時候,減了半年減不掉的體脂肪掉了1.5公斤,仍然維持運習慣,骨骼肌也增加0.4公斤,照照鏡子發現養了五年的肚子消了三分之二。

因為看見效果,更有動力撐下去,直接一天加二十秒。七分鐘上去其實都已經非常累了,在過程中,也常想著自己到底能不能完成十分鐘,尤其到了八分鐘後,剩下的都是意志力的問題,教練也說其實他到了八分鐘也很累了,只是死撐活撐的撐到二十二分半,並沒有因為一直撐而覺得變輕鬆多少。

八分四十秒的那天,感覺身體狀況特別好,本來都是用手機解真三國無雙的日常任務來轉移對時間的注意,因為覺得好像沒有那麼累,就比平常多解了一個,撐到解完後跳出看時間,竟然已經到了九分二十秒,當下便猶豫要停下還是撐到九分三十秒,舉棋不定之際就超過九分三十秒,乾脆心一橫直接稱撐到十分鐘,就此達陣。

從此每天就固定撐十分鐘,回頭想想,以前覺得撐五分鐘就已經難如登天,沒想到真的一點一點累積,卻覺得五分鐘實在是輕鬆的要命,而十分鐘依然不輕鬆,只是也真的不難。

對於困難的目標,就只要比昨天進步就好,即使只有一點點都好,時間都會幫忙的。

除此之外,在棒式撐完之後,其實還會再做側邊棒式左右各一分鐘,不往上加,似乎也很難往上加。


2018年4月12日 星期四

小傢伙的日常劇本(十三)


作者:姚泓汎



睡前音樂時間小傢伙選了牽掛。

「把鼻,這首是什麼歌?」

「牽掛。」

「牽掛是什麼的歌啊?」

「伍佰的歌啊。」

「也太貴了吧!」

2018年4月11日 星期三

《理財小達人》:真實世界的運作方式


作者:姚泓汎



從史前時代的以物易物,到貝幣、金屬錢幣、紙鈔,再到電子貨幣和虛擬貨幣,推演過程順應著交易需求和行為的複雜化,這是錢的動盪時代,但融不進時代裡的卻是人。

「無知地所求,羞恥於求救」是李宗盛《山丘》的歌詞,突然覺得很適合來描寫一直以來我們對於對於錢和理財的態度,沒人教卻要求會,沒人會卻以為大家都會,如果真的會還要假裝不太會。

身在醫療界感受是最深的,你不可以說你想賺錢,如果你想賺錢,要找些「懸壺濟世」、「視病猶親」的包裝來掩飾,於是彼此以羞愧鄙視的眼神互相輕蔑,把整個社會的現實都包裝起來了。這樣粉飾太平好嗎?當然是不好,和善的面具下,偷拐搶騙就顯得陰險了。

飛行般的科技讓我們的教育顯得步履蹣跚,近乎停滯不前,好比一句「量入而出」在從前可能就足以把金流控管道盡,在以物易物到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時代皆然,很現實的手上沒有東西就沒有辦法交易,外在條件自然的限制金錢的使用,彷彿都能管控的很好,但信用卡的出現就創造多變的金流流向,改變了交易的流程,不用先有錢就能買東西,方便和風險就像兩面刃,最後產生卡債風暴,不知掃過多少人的人生,因為如此才了解曾經自以為堅若磐石的金錢觀和理財方式,就像在沼澤上蓋高樓。

那沼澤還在,還是沒人可以告訴我們錢的世界運作的規則。

這套書是專為小朋友所寫,以小朋友的語言寫成,淺顯易懂,但大人來看也不會沒有收穫,複雜的世界裡,我們之中的大多數從未看清金融和經濟運行的軌道,只像塵埃茫然飄落於軌道之外,任憑宇宙的未知把自己隨意散落。

而即使似乎略懂,要怎麼把這些詰屈聱牙的硬知識傳給下一代也是重要的。

對於經濟和金融的基本知識,並沒有被放進基本教育中,那其實應該是跟生活能對接的知識,只是總是掛著堅固的外殼,隔著明顯的距離,讓人難以親近,談論這些專業的書籍卻常常用很難懂的語言來解釋很難懂的東西,反而通過這種簡單的中翻中,再套進生活中,由小看到大,可以不用懂艱澀的定義,卻理解真實的內涵。

這套書共四本,從「個人理財」到「家庭理財」,接著是「國家經濟」,最後「世界金融」,似乎巧妙對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從自身的金錢價值觀建立,金流的掌握和平衡做起,而家庭就像個體基數的放大,還多了成員彼此的溝通和取捨。國家的進出口貿易比起個人和家庭的買賣行為複雜許多,也加入稅的概念,最後是整體世界如何平衡的運作。

懂得這些不是只是獲取生硬的知識,而是知道錢的世界中運作的規則,對於人生中錢財的趨吉避凶還是有很大幫助的。